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国有企业改革创新摆在推动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位置,提出“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指引,加快建立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评价制度”。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增强国有经济实力、保障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国企的改革与发展,对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国有企业综合实力和经营效益不断跃升,2012年至2023年间,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资产总额从71.4万亿元增长到317.1万亿元,利润总额从2.0万亿元提高到4.5万亿元。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在高铁、航天、通信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科技成果,2024年央企研发经费投入达1.1万亿元,研发队伍不断壮大。国企布局和结构不断优化,2012年以来,先后有26组47家央企按市场化原则实施重组整合。混合所有制改革持续深化,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中混合所有制企业占比分别超过70%和54%。这些成就体现了国企改革全面深化的成果。国有企业发展活力和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为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也要看到,国企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内生动力略显不足,部分国企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过分依赖政府,市场竞争力有待提升。其次,治理结构和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企业效率较低。再次,产业结构调整缓慢,部分国企难以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型升级,在新兴产业布局等方面亟需调整。针对这些问题,应有的放矢,从体制机制、治理结构、科创能力和产业布局等维度着手,进一步全面深化国企改革,提升国企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高企业经营效率。通过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减少无效和低效投资。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拓展国内外市场,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国际影响力。
优化企业治理结构。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权责,提高决策效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股权多元化,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市场化用工机制改革,引入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职业经理人制度、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办法等。鼓励国有企业负责人以及科研、管理和技术骨干等参与企业长期业绩评价。
创造良好科创环境,聚力突破核心技术。建立研发专项资金制度和研发投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拓宽研发投入资金来源,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创新体系。完善科技创新机制,推广科研项目“揭榜挂帅”、内部公开竞标制、技术总师负责制、项目经费“包干制”等鼓励技术研发的创新机制。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有针对性地培养创新领军人才和关键人才,打通企业内部晋升通道,完善市场化选聘机制,建立联合培养、联合研发模式。
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推动企业向新向上。增强企业的核心功能,立足国家安全和发展,发挥好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优势,着力推动国有经济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目标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局。(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苏腾飞)
相关文章:
有的放矢推进国企经营质效跃升04-16
在高水平开放中共享发展机遇(和音)04-15
我市市属国企经济效益企稳向好04-15
抓创新扩产能 持续领跑风电主轴行业 金雷科技股份公司高端传动装备科创产业园项目计划7月投产04-15
消博会港澳台参展商看好市场前景04-15
知识产权治理如何适应开源创新04-15
佛山市召开消防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