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王绍绍
“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夏天水汪汪,冬天白茫茫。”这曾是山东潍坊寿光市盐碱地的真实写照。如今,这里遍地的光伏板在阳光下闪烁银光,成为清洁能源的“新绿洲”。
“华电莱州大型盐碱滩涂光储一体化项目占地面积1.8万亩,总共铺设了近200万块光伏板,每年可新增‘绿电’14.42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120万吨。”项目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我国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深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 2024年,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量371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4%。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全国累计核发绿证54.42亿个,其中可交易绿证36.91亿个。
国家能源局此前发布的《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持续增强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培育发展能源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等原则性目标任务;明确2025年全国发电总装机达到36亿千瓦以上,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到60%左右,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
“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并非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而是需要在平衡中实现结构优化与动态适配,推动能源安全与低碳目标的高度统一。”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传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要逐步平衡好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之间的关系。”孙传旺建议,一是注重技术研发中改造与创新平衡,既要加快实现新能源技术的突破式研发,又要加大传统能源清洁改造的渐进式创新。通过分布式能源系统、多能互补等技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传统能源为补的安全可靠现代能源体系。
二是发展进程中平衡好经济与环保两方面,既要促进新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又要持续优化传统能源改造技术,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同共进。
三是能源转型中退出与进入平衡,以“破”为导向,确保传统能源有序退出,合理保留作为过渡保障,以“立”为基础,科学规划新能源发展节奏,完善产业链和市场机制,确保供给安全与转型效率的有机统一。
传统能源作为当前能源体系的“压舱石”,肩负保障能源供应稳定、支撑经济平稳运行的重任,既要稳产保供,也要绿色转型。清洁能源作为碳中和目标的“新引擎”,是调整能源格局的重要抓手。
在内蒙古兴安盟的浅山丘陵上,绵延数公里的晶硅板整齐排列,视线尽头,701台风力发电机组铺陈开来,叶片徐徐旋动化风为电;在四川金沙江干流河段上,白鹤滩水电站机组投产,长江干流上的6座巨型梯级水电站连珠成串,实现“1滴水发6次电”……
能源发展既要“促转型”,又要“保安全”,如何把握好能源转型节奏?
孙传旺认为,为科学推进能源体系低碳转型,需坚持把握“分段推进、有序替代、平衡发展”的战略节奏。既要避免传统能源兜底功能过快弱化,又要确保可再生能源增量替代实施进程,通过分阶段、多层次的转型路径,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筑牢根基。
“在短期调整维度,需综合运用税收减免、专项补贴等财政工具,鼓励企业对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投资,且开发运用绿色债券等环境类融资工具,构建多层次绿色金融支持体系。步入中期转型阶段后,要重点推进传统能源清洁化技术升级,并构建以碳排放交易为核心的环境权益交易体系,利用价格信号引导企业实施清洁改造。”孙传旺说。
面向长期发展目标,要聚焦氢能、储能等前沿技术,孙传旺建议加速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工程示范-产业应用”全链条技术创新矩阵,并建立完善化石能源储备信息管理系统,保障化石能源的兜底能力。(实习生田可仪对本文亦有贡献)
相关文章:
促转型保安全 能源产业转型这样干04-16
长子县南张河村屋顶光伏“晒”出绿色财富04-16
极越汽车被强制执行超4亿元,官方账号已停更 | 大鱼财经04-14
《中国绘画:元至清》|每日一书04-14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主席:美国将体育政治化意在掩盖自身问题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