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胜湿地公园)
四月的华胜湿地公园青草如茵,莺啼婉转,白鹭翩跹起舞,牛儿在河滩上悠闲踱步,清澈的西阳河如一条碧玉丝带,在湿地间蜿蜒流淌,倒映着如絮的白云。这幅生机盎然的春日画卷,吸引着络绎不绝的市民前来打卡。而这一切,都源于娄底经开区大埠桥街道西阳河全域治理项目的丰硕成果。

(市民出游)
谁能想到,昔日的西阳河竟是另一番景象:河道淤塞着发黑的淤泥,五颜六色的垃圾堆积成山,浑浊的水体散发着刺鼻的恶臭,华胜湿地更是污水横流,蚊蝇肆虐。
"西阳河作为娄底东大门的重要生态廊道,其治理刻不容缓。"2023年,大埠桥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邓琼的提议掷地有声。同年,4900多万元专项资金的注入,让这个承载着城市形象与民生福祉的治理项目正式启动。
大埠桥街道社会事务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项目负责人徐卫华介绍,西阳河通过“三生工程”,即生态修复,完成河道清障0.2万吨,建设生态护岸8公里;生态建设,打造6.5公里滨河步道,构建8平方公里生态隔离带;生态提升,新建0.5平方公里人工湿地,建立20吨/日垃圾转运体系,短短8个月就实现了华丽转身。

(游廊)
如今,西阳河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消失多年的银鲴鱼重现河道,沿岸西阳村、南阳村、新丰村、星明村、华胜村5个行政村1万余居民直接受益。
新丰村的童湘江提起往事,眉头皱成了疙瘩,"以前啊,那河水黑得跟酱油似的,老远就能闻到一股子腐臭味。别说洗菜洗衣裳了,连牲口都不敢往河边牵"。说着说着,童湘江突然展颜一笑,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现在可大不一样喽!河道清淤了,街道还每天安排一辆20吨级压缩式垃圾车在沿岸进行垃圾收集。村民的环境意识也变强了,也不再这么乱丢了。 "他抬手指向不远处波光粼粼的河面,几只白鹭正优雅地掠过水面,"你瞧,连这些挑嘴的鸟儿都回来了。钓鱼的人也都说河里面的鱼味道很鲜美。"

(白鹭翩飞 刘新山/摄)
"以前一到汛期,我们华胜村就遭殃咯!西阳河的水位一涨,就冲垮了本就千疮百孔的河堤。不光摧毁了农作物,还冲毁了300余亩的鱼塘,村民损失惨重。"支书陈小文黝黑的脸上写满感慨。"现在可大不一样了!"陈支书的语调突然轻快起来,他用力跺了跺脚下坚固的堤岸:"政府给咱加固加宽了河堤,生态护岸建设使河道行洪能力提高至20年一遇标准,今年汛期实现零险情。"
今年67岁的刘建英是土生土长的华胜村人,她思绪回到从前:“以前我们把这里叫边头山,只有一米宽的毛路,里面都是臭水沟,垃圾堆积,臭烘烘的,几乎没有什么人来……”
为根治水污染问题,西阳河治理项目部对华胜湿地公园进行生态修复,河岸上栽植了水杉、柳树、桃树、紫薇花,消除了5处黑臭水体,并科学栽植荷花、美人蕉、芦苇等水生植物群落,构建"水下森林"净化系统。目前,昔日"酱油河"如今重现"鱼翔浅底"的生态美景,成为娄底市水环境治理的示范样板。
“真的要感谢政府,我们村的环境越来越好了,日子越来越好过了。我这把年纪了,做梦都没想到家门口能变得这么漂亮!"刘建英笑着说,现在每逢节假日,来游玩的小汽车能从村口一直排到湿地公园,"热闹得像赶集似的!"如今,每天晚饭后,刘建英都会和村民沿着新建的生态步道散着步、拉着家常,好不惬意。
生态改善带来了发展机遇。村民谭大哥的农家乐,凭借自产食材一年创收60余万元。像这样的农家乐,沿岸已有3家,带动就业20余人,形成了一条绿色产业链。
西阳河的蝶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从黑臭水体到生态明珠,从环境之忧到发展之喜,这条母亲河的华丽转身,不仅重塑了沿岸生态,更点亮了乡村振兴的希望之光。站在新的起点上,西阳河正以其清澈的碧波,继续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篇章。(娄底日报全媒体记者 廖清泉)
一审:王星 二审:罗江 三审:刘辉煌
相关文章:
护航黄金水道丨长沙交通执法昼夜奋战保畅通,助力湘江枢纽船闸检修圆满收官04-11
蒋天海主持召开全市重点领域重复信访专项治理工作组专班会议04-11
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多方面简介04-10
公益诉讼助力河道清障 守护汛期行洪安全04-08
西阳河畔的生态蝶变:碧波焕新 白鹭翩飞04-08
格尔木:“两重”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