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健身、轻食受追捧 “体重管理”催热健康消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7:24:00    

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邓光韬 实习生 刘翼飞 郝铭扬 彭新尧

4月7日,在石家庄裕华区的轻燃健身健身房内,每台健身器械旁都有人在尽情挥洒汗水。

今年年初,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2025年全民健康体重管理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将体重管理作为年度重点健康工作之一。随着2025年“体重管理年”的正式启动,“瘦身”成为朋友圈热词。在石家庄市,从专业健身房到特色减肥训练营,从轻食代餐到减重门诊,“体重管理”掀起了阵阵消费热潮。

健身房与减重训练营:年轻人的“蜕变”基地

“以前总觉得健身就是单纯为了减肥,但这里的体测报告让我发现自己体态还有点问题。教练用3D模型演示我的脊柱侧弯,定制了筋膜放松+核心训练计划,现在久坐腰疼缓解多了。”4月7日,在石家庄裕华区的轻燃健身健身房内,32岁的程序员张先生告诉记者,健身不仅降低了自己的体重,还纠正了体态问题。

“近年来,健身房的会员数量稳步增长,尤其在推出针对不同人群的特色课程后,更是吸引了大量顾客。”健身房教练晶晶介绍,“除了常规的有氧训练和力量训练,我们还会找一些有趣的互动性比较高的项目,比如动感单车、游泳、普拉提、搏击操等,满足会员多元化的健身需求。现在60%新会员是老会员推荐,老客户的复购率超75%。”

4月7日,记者来到石家庄市栾城区的燃动封闭式减重训练营,这里与健身房有着截然不同的氛围,更像是一个专注蜕变的“秘密基地”。

来自哈尔滨的学员王先生站在智能体脂分析仪上,三个月减重28公斤的数据引发阵阵掌声。“在日常生活中,因为身材偏胖偶尔会引起别人异样的关注,后来我下定决心报名减肥训练营,在这里的几个月,我不仅成功减重,更重要的是养成了健康的生活习惯。”王先生如是说。

训练营工作人员张然立告诉记者,训练营采用全封闭式管理,提供个性化的饮食与运动方案,一个周期30天,旨在帮助学员在短时间内实现显著的瘦身效果。“今年学员比去年呈增长趋势,学员来自全国各地,以前大体重的学员居多,现在有很多小体重的学员也前来参与训练了,有些是为了改善健康状况,有些则是为了改变形象提升自信。”

据张然立介绍,减重训练营的收费模式多样,根据课程时长和服务内容定价,2180元-8000元不等,虽然价格相对较高,但依然吸引了众多学员前来训练。除了室内训练,训练营还会组织户外训练,比如每月一次风景区旅游,有效改善心理疲劳,缓解训练压力。

舌尖上的瘦身:轻食餐盘里的减脂智慧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轻食” 这一概念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并迅速在餐饮市场掀起热潮。

4月8日,记者走进位于石家庄裕华区的颂野全时段轻食餐厅,映入眼帘的是摆满新鲜食材的冷藏柜,紫薯鹰嘴豆沙拉搭配牛油果酸奶的卡路里标签精确到个位数。这家主打“热量可视化”的轻食连锁,正用科技重新定义健康饮食。

“90后”顾客孙女士在店内点了一杯羽衣甘蓝搭配奇亚籽的绿色饮品,她是轻食餐品的忠实爱好者:“我每周都要吃好几次轻食,精心搭配的餐品不仅满足了味蕾,还可以让我保持一个健康美好的身材。”

石家庄喜赞轻食沙拉店负责人郝先生表示,轻食的消费群体主要是一些学生、上班族,20岁到35岁居多。“我们有专门的研发团队研发食谱,还可以根据顾客的需求来控制油盐量。今年我们门店的收入增加了20%,门店的复购率达到了60%,预估未来几年客流量会进一步增加。”

随着行业高歌猛进,一些认知误区也逐渐显现。鲨鱼健身的营养师王女士说:“大多数人瘦身会选择节食不吃碳水,或者是买一些减肥药,这些可能能达到瘦身目的,但是同时也存在副作用,像脱发、内分泌失调。我们推荐通过营养来减脂,除了能达到瘦身的近期目标,更重要的是要改变人们的饮食习惯,了解健康饮食,打造健康的热量缺口。通过科学的饮食,不仅可以瘦身,更能预防一些慢性疾病。”

记者在Keep健康管理平台看到,定制化营养咨询服务成交量同比激增210%,其中“轻食搭配指导”成为最热门选项。运动营养师王振阳表示,他们开发的AI配餐系统能根据用户体脂率变化自动优化餐单,根据用户需要进行动态调整。

减重门诊:科技助力健康减重

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重管理需求,河北多家医院开设了体重管理的相关门诊,帮助肥胖患者采用药物、手术、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及运动、营养管理等多元化方式控制体重。

在河北省胸科医院减重门诊的诊室内,一台人体成分分析仪正闪烁着蓝光,为32岁的李女士生成包含内脏脂肪率、肌肉分布等32项指标的3D模型。“根据中国BMI的评判标准,我国健康成年人的BMI正常范围为18≤BMI<24,24≤BMI<28为超重,BMI≥28为肥胖。”内分泌营养科主任殷智晔表示,该院减重门诊自2025年3月挂牌成立以来,每月对于肥胖患者的接诊量超过20位,其中青少年占比达40%。

“每次在减重门诊就诊的患者信息都会录入减重信息化平台,不仅能够方便医务人员及时对就诊患者进行回访,还可以有效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殷智晔表示,现在有许多三甲医院的医疗数据都接入了这个减重平台。

医疗减重消费的爆发式增长,催生了“科技+健康”的新业态,其中智能穿戴设备正成为医疗减重的重要抓手。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体重管理中心,记者见到刚完成动态血糖监测的王先生。他手腕上的智能手表与腹部贴片实时联动,将血糖波动、热量消耗等数据同步至医院云端平台。“这套系统能精准识别我吃半碗米饭和全碗米饭的代谢差异,比健身房体脂秤专业得多。”王先生展示的AI健康管理报告显示,其夜间胰岛素抵抗指数超标2.3倍,这正是他此前反复减重失败的核心症结。据京东健康数据显示,2024年医疗级体脂秤销量同比增长176%,其中具备医疗数据互通功能的设备占比超60%。

此外,针对部分医美机构存在的夸大减重疗效、违规操作等现象,殷智晔建议大家采取科学减重方法,如果想进行减重手术等,建议到正规的三甲医院就诊。

相关文章:

护好胃,真的能让你瘦下来!04-12

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迎接山东省儿童青少年运动健康指导门诊调研04-10

健身、轻食受追捧 “体重管理”催热健康消费04-10

滨州市委党校:聚力建设忠诚、新质、智慧、和谐、幸福“五型党校”04-10

这些医院今年6月底前体重管理门诊有望全覆盖04-10

联合健康上涨5.13%,报581.427美元/股,总市值5318.39亿美元04-10

广州天河26家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延时诊疗!“续航”守护群众健康04-09

尿毒症年轻化真相,这些习惯正在毁掉你的肾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