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明明不差钱,上海这些老人图啥?一退休女教师晚上睡楼道,还有人更夸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08:13:00    

来源:新闻坊

如果你家的楼道里

住着一位爱囤积堆物的老人

是一种什么感受?

如今类似的堆物场景

以及堆物背后的独居老人

太!多!了!

小坊也和大家

反复关注过相关话题

这几天新闻坊同心服务平台

接连收到多个类似的求助

↓↓↓

他们都是常年独居的老人

有人退休前是一名教师

有人住着100多平的房子

他们没有经济上的困难

但都因为楼道间堆物

让邻居们叫苦不迭

易燃物堆在楼道燃气灶上

邻居:每天像睡在“火山口”

万航渡路1486弄华馨小区建造于20世纪80年代,是典型的老公房小区,楼栋每层三户,其中两户人家共用一个通道。

记者来到17号楼6楼

眼前的景象令人吃惊

狭窄的过道

几乎被报纸淹没

↓↓↓

两侧墙壁和管道表面

像是爬满了"报纸爬山虎"

就连玻璃窗也未能幸免

被报纸、塑料袋、纸巾等

易燃物品层层包裹

↓↓↓

周围邻居介绍

堆物最多的时候

老人自己也无法走进去

只能爬进家门

后来爬不进去了

一度索性睡在楼道口里

而这些蔓延出来的垃圾

甚至直接堵到了

居民的家门口

居民

她堆的物品已经挡住了我的出户的门。我们觉得这个隐患是很大的,一旦发生火灾,这是我们唯一的疏散通道,根本就没办法有应急逃散的方向。

老人:堆物源于个人爱好

下面还藏着一个燃气灶

居民采访中提到的堆物者,是楼栋里居住的一位独居老人,记者尝试与其沟通,发现老人虽然年纪较大,但思路清晰。她介绍,这些楼道堆物,源于她的个人“收藏爱好

堆物老人

衣服、瓷器...我爱好收藏,买了好多好多瓷器,家里边也有好多东西,东西太多,我要理一理,现在身体不好呀。

交谈中,老人还透露了

一个触目惊心的细节

原来这些堆物下面

还有一个燃气灶

老人解释,之所以在煤气灶上面堆物,是因为靠近窗户的位置太阳大,所以就拿报纸遮一遮,“不犯法吧,我们搬来已经30几年了,来的时候就有这个煤气了,所以一直放在这里。”

但对此周围居民却表示

这个隐患犹如一座“火山”

万一哪天爆发怎么办?

有居民对此表示相当不满,“我们整幢居民都有这个概念,一旦发生火灾,上面下面的所有的居民,全都要遭殃。我们现在就像坐在火山上一样的,哪一天爆发不知道。”

周围居民介绍,老人平时待人还算客气,但一说起要移走这些楼道堆物,老人却显得十分固执

记者问,是否可以找人清理。老人表示,“因为我的房间都很多,撒了好多钱,不行的,不好叫人。我那到处都是钱。

居民认为,她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别人产生的影响,“每次我们跟她沟通的时候,她一直强调说,'能走的呀,侧着能走进去的呀',她一直在说,'一旦产生安全隐患,没关系啊,我能承担责任',但是很多公共安全隐患不是她个人能够承担得了的。

记者从属地居委工作人员处了解到,这位在楼道堆物的老人退休前是位老师,并不存在经济困难,也没有精神类疾病。街道、居委和各管理部门已多次上门进行沟通,但每次都收效甚微。

类似独居老人不是个例

有人宁愿睡大堂

类似的情况,在临平路瑞虹新城二期1号楼也有。独居的七旬刘阿婆放着120多平米的大房子不住,偏偏要住到1号楼的大堂里。不仅如此,她还喜欢拣拾废品卖钱,于是她收藏的这些所谓的宝贝,也都堆放在了大堂内。

邻居表示,起初对她很包容了。“一开始她睡在水池边,天特别冷,我们害怕她会生病。正常来说这里不能堆易燃物品的,万一发生火灾,邻居从楼上逃下来,要经过这个地方的。”

老人还曾睡在小区的水池边

甚至曾三次掉落↓

邻居汤女士说,属地也通过三所联动,找来了刘阿婆的儿子开了协调会,儿子将其接回家几天,但没过多久,刘阿婆又回来了。

记者问其为何有家不回,阿婆说住在这里,心里才会舒服些。“我年纪大了,觉得有点郁闷。儿子我不需要他关心,因为他有他的工作,我就觉得(在外面睡)看到人了,有人气了, 就稍微心宽一点。

属地居委干部表示,刘阿婆曾经为小区做过很多事,自从开始堆物之后,就给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去年夏天,居民反映强烈后,属地进行了三所联动,当天阿婆就清理了垃圾。但好景不长,没多久又开始在草坪上堆放废品,直到如今干脆睡在了大堂里。居委也不得不每天派人"打卡"看护,生怕她有安全问题。

如此老人的困境如何解?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小区业主只是对建筑物内的专用的部分享有所有权,楼道属于共有区域,没有私人权利,只有共同管理和享有的权利。

上述案例中

老人把过道、大堂占用

问题该如何解?

对于华馨小区的楼道堆物问题(即第一位老人),记者从属地居委工作人员处了解到,街道、居委已多次上门进行沟通,但每次收效甚微,考虑到朱阿婆的年纪和身体状态,相关部门暂时也没有采取强制措施

朱颖华五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也积极联系过她的两个兄弟,弟弟是在外地生活的,哥哥身体不好,在家休养,和阿姨原先就已经不来往。她自己也不愿意看着,不让我们插手来整理。

属地城管部门表示,这些年,他们曾上门清理过多次,每次老人的态度都很好,表示愿意自行整改,但是实际却屡教不改。这给他们的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街道方面也表示,后续将加强清理频次,同时联系居委给予老人多一些关心,引导她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来。

而对于第二位居住在瑞虹新城刘阿婆的堆物问题,属地居委工作人员除了每天派人定点定时看护外,还特意请来了心理医生与其沟通,初步判断老人可能存在老年器质性病变,建议及早就医。但是目前儿子始终没有陪同老人去就诊,无形中也将难题抛给了社区,目前居委会还在沟通。

最后小坊想说

随着城市老龄化

类似的老人已经不是个例

这样的情况迫切需要引起重视

光一次次清理物品

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还需要结开各自的心结

也有不少网友提出了

创新建议

我们希望

这些困在杂物间里的老人

家属能够陪同及时就医

而社区也能够温柔以待

解开她们被时光缠绕的心结

记者 | 计青牧 刘洋 须志洋 吴浩亮 陈玮

相关文章:

大风中的坚守与温暖|海拔1670米,顶风逆雪保畅通04-13

每日一吉丨4月11日04-11

泥彩塑作品再现新疆各民族生活场景04-10

新修订《婚姻登记条例》自5月10日起施行04-10

结婚不再需要户口本!5月10日起婚姻登记手续简化了04-10

阳泉市城区北大街街道后底沟社区:“微修复”化解井盖隐患 铺就居民“安心路”04-10

外交部:中国有能力、有底气应对各种风险挑战04-10

婚姻登记条例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