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宁波网_民生城事】

“卡嫂”在组装风车。(通讯员供图)
在北仑柴桥街道芦江工业社区“卡嫂共富工坊”,一群普通的卡车司机家属创造了令人惊叹的速度——5000只风车的紧急组装任务,仅用两天时间就高质量完成,比企业预期提前一天交货。
更让人感叹的是,普通人组装一个风车可能需要1至2分钟,而这些经过专业培训的“卡嫂”们平均只需30秒就能完成一个。
4月1日,辖区内一家企业因临时接到大批量订单,生产压力骤增,紧急向“卡嫂共富工坊”求助。“有批订单时间紧、量又大,咱们共富工坊能不能帮忙赶一赶?”面对企业的信任与托付,“卡嫂”们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开工。
这样的高效率并非偶然。自工坊成立以来,“卡嫂”们通过承接企业来料加工订单,从零基础起步,逐渐成长为技术娴熟的“多面手”。在日复一日的实践中,她们练就了“硬本领”,无论是分工作业还是流程优化,都游刃有余。“卡嫂”王女士自豪地说:“以前只会做家务,现在成了‘技术工’,订单越多,收入越高!”
芦江工业社区搭建的“卡嫂共富工坊”,不仅破解了卡车司机家属就业难的困境,更搭建起社企互助的桥梁。社区通过对接辖区企业承接来料加工,让“卡嫂”们实现“家门口”增收,将“闲时劳动力”转化为“共富新动能”。工坊负责人李月芹感慨道:“帮企业就是帮自己!”“卡嫂”们凭借自身劳动,不仅化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还有了额外收入,真正实现了企业与工坊的“双赢”。
在社区的赋能平台上,“卡嫂”们化身多面手——她们既是家庭的坚强后盾,又是文化活动的组织达人;既是来料加工的技术能手,又是社区治理的志愿先锋。如今,她们在承接“业务”的过程中,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创富之路。
“两天完成5000只风车的‘共富速度’,背后是多个‘卡嫂’家庭的生计改善,更是社企共建的生动实践。”柴桥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政府搭台、企业供单、工坊接单、居民增收的模式,或许能为更多地区提供可复制的共富样本。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 许天长 孙肖 通讯员 叶晶晶 方佳璐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
20家川企亮相!这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投资盛会释放产业新信号04-07
政企携手共绘智造新图景 西乡街道举办经济政策赋能发展大会04-07
新赛道跑出加速度 一季度产业观察来了04-07
全球服务商理事会江苏泰州站揭牌04-06
扬州市邗江区全民行动掀起义务植树热潮04-03
潍坊寿光:金融活水“贷”动企业新活力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