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17万亿邮储银行,最新发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09:17:00    

4月2日,邮储银行举行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过去一年,邮储银行在行业净息差普遍收窄的背景下,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

财报显示,2024年邮储银行实现营收、利润双增,全年营业收入3487.75亿元,同比增长1.83%,位居国有大行前列;截至2024年末,邮储银行资产稳健扩表,总资产突破17万亿元大关;净息差1.87%继续领跑国有大行。

邮储银行董事长郑国雨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我们将持续深耕‘三农’金融、普惠金融和个人金融,将传统优势领域锻造成为稳固长板,做服务乡村振兴主力军、普惠金融标杆行、个人金融首选行。”

据悉,邮储银行已完成DeepSeek全系列模型私有化国产硬件适配、部署及性能调优,并以池化的方式应用到行内优质大模型等多个业务场景中,进一步提升内外服务质效。

韧性发展:总资产突破17万亿,息差领跑同业

作为一家扎根城乡、具有鲜明资源禀赋的大型零售银行,邮储银行凭借其差异化竞争策略,实现了规模增长、结构优化、收益与风险的有效平衡,交出一份优异的成绩单。

截至2024年末,该行资产总额突破17万亿,达到17.08万亿元,同比增长8.64%;负债总额达16.05万亿元,同比增长8.69%。与上市前相比,短短9年间,邮储银行资产规模增长134.16%,贷款总额增长260.59%,存款总额增长142.47%。

在规模稳健扩张的同时,营业收入与利润实现双增。年报显示,2024年该行实现营收3487.75亿元,同比增长1.83%;利润总额945.92亿元,同比增长3.27%。

面对行业息差持续下行压力,邮储银行加强息差精细化管理,2024年净息差1.87%继续领跑国有大行,较商业银行平均水平(1.52%)高出31个基点(BP);较国有大行均值(1.44%)高出43个基点。

这一成绩得益于邮储银行在资产、负债两端协同发力,通过优化资产结构、压降负债成本,实现“量价险”均衡策略的精准把控。在行业普遍承压的背景下,该行实现利息净收入的逆势增长,全年利息净收入达2861.23亿元,同比增长1.53%。

数据显示,该行资产端明显优化,贷款保持高速增长。全年客户贷款总额同比增长9.38%,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其中个人贷款总额同比增长6.74%,个人小额贷款同比增长10.42%;房贷增量居于国有大行首位。

负债端,邮储银行拥有大量稳定、低成本的存款,存款增速也保持行业前列。2024年客户存款同比增长9.54%,其中个人存款占比89.15%,活期存款(公司客户及个人客户)占比27.1%。该行付息率仅1.44%,是上市银行中可比同业的最低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一年邮储银行非息收入对营收贡献度也在增强。其中,非息收入同比增长3.21%,公司板块的中间收入增长43%;其他非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达15%。

依托“自营+代理”的独特优势,邮储银行零售业务的“护城河”进一步拓宽。截至2024年末,该行管理个人客户资产(AUM)规模达16.69万亿元,较上年增长9.6%。其中,富嘉(50万以上)、鼎福(600万以上)客户分别增长17.6%、26.9%,私行客户同比增长近27%。

为构建非息多元增收的业务格局,邮储银行加快推进财富管理体系建设。2025年初,该行对总行的零售组织架构做了调整,新组建了财富管理部,负责统筹全行财富管理业务发展。

深耕99%县域:三年发放4.5万亿普惠小微贷款

作为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主力军,邮储银行依托近4万个网点,覆盖全国99%的县(市),服务超6.7亿户个人客户,构建起“毛细血管级”普惠服务网络。

这些资源禀赋,也是邮储银行根据自身特点,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深厚基础。

在普惠金融实践上,邮储银行立足资源禀赋,致力于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过去一年,该行大力推进500万元以下小企业授信业务流程重塑和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落地,以综合性金融服务助力小微企业成长。

“城市里的金融供给非常丰富,但是在县域金融供给仍然不够充分。”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表示,该行还要加大对县域的金融服务。去年该行县域贷款增速高达16.2%,高于整体贷款增速7个百分点,今年邮储银行将围绕农业生产经营、生活消费、假日文旅、标准化农田建设和县域的农业龙头产业,加大信贷投放。

数据显示,2024年末,邮储银行涉农贷款余额达到2.29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63万亿元,增长均超过12%,占客户贷款总额比重均居国有大行前列。近三年,邮储银行累计发放的普惠小微贷款超过4.5万亿元,连续三年获小微金融服务监管评价最高评级。

事实上,该行普惠金融的高速增长的背后,离不开主动授信这一高效、精准的信贷模式。邮储银行创新打造“主动授信”数字产品,数字普惠金融已成为服务小微客群的重要方式和提质增效的关键抓手。

具体实践上,邮储银行基于全行超6.7亿存量客户数据,挖掘上万维画像特征,实现客群广泛覆盖和精准靶向营销的有机统一,农户和小微客户最快可获“秒批秒贷”。截至去年末,该行主动授信贷款余额超2800亿元,不良贷款率控制在1%以内,这也成为该行打造“差异化增长极”的重要一环。

科技金融方面,该行也快速建立优势。创新“技术流”评价体系、优化“U益创”产品体系、打造“政企研投”生态圈,服务技术实力强、成长潜力大的“高成长型”科技型企业;服务科技型企业超9万户,增长超过30%,融资余额突破5000亿元,增长超过40%。

绿色金融方面,邮储银行帮助1.1万家企业完成碳核算,明晟ESG评级提升至AA级。截至2024年末,该行绿色贷款余额7817.3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2.55%,增速持续多年高于各项贷款平均水平。

养老金融方面,邮储银行特色鲜明,已构建“三横三纵”服务体系,个人养老金账户全面推广,金融社保卡结存1.28亿张,服务55岁以上中老年客户超过2.8亿户。

数智赋能:科技投入占营收比重3.53%,推出自有大模型

数字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之一,对推动金融业转型升级,提升实体经济服务质效,发挥了重要作用。

邮储银行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牛新庄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邮储银行将数字金融纳入中长期战略核心,加快构建“大数据+大算力+大模型”核心竞争力。通过人工智能、大模型、数字员工等硬核科技的加持,邮储银行正向“数字生态银行”转型。

加大信息科技的投入是邮储银行对数智化转型的深刻决心。早在2019年,邮储银行就决定每年将3%左右的营收,投入到信息科技领域。到了2024年,邮储银行信息科技投入达122.96亿元,同比增长9.03%,占营收比重3.53%。

科技投入的重点,覆盖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手机银行迭代及AI大模型研发。去年上线新一代公司业务核心系统等449项工程,自主研发系统占比提升至80%。其中,公司核心新系统处理效率较旧系统提升10倍以上。

近年来,该行完成了个人业务、信用卡和公司业务三大核心系统的全面升级换代。其中,个人业务核心系统交易处理能力提升至6.7万笔/秒,支撑全行6.7亿客户、大量账户的高并发需求。手机银行10.0版本上线后,MAU(月活跃用户)突破8100万,用户体验连续两年位列行业第一。

伴随DeepSeek等AI大模型的快速迭代和应用,作为一家具有敏锐嗅觉的国有大行,邮储银行已率先布局AI大模型。去年,该行推出自有大模型——“邮智”,该模型具备“全面能力构建、全栈自主可控、全域场景赋能”三大特性。

据牛新庄透露,该行已完成DeepSeek全系列模型私有化国产硬件适配、部署及性能调优,并以池化的方式应用到行内优质大模型等多个业务场景中,进一步提升内外服务质效。

据介绍,在AI大模型已经对该行内部业务、对外客户服务的多个业务场景落地。其中,内部的营销、运营、风控、办公等环节,日均受理咨询超3000次,业务办理时长缩短约20%,极大提升了内部协同办公和运营的效率;信贷报告AI助手重塑信贷报告撰写流程,贷前尽职调查报告生成率40%以上;货币市场和票据市场上线大模型交易机器人,货币市场交易的单笔询价交易平均耗时仅22秒,比以前人工询价的时间缩短约94%。

在风险管理上,邮储银行广泛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各类风控系统优化迭代,有效加强对风险的排查、监测、预判和处置,对重点领域风险的精准管控和有效化解。

截至2024年末,邮储银行依旧保持着一张干净的资产负债表。其中,不良贷款率0.90%,不良贷款生成率0.84%,拨备覆盖率286.15%,资产质量继续保持行业优秀水平。

【来源:券商中国;编辑:肖然】

相关文章:

谷雨冲刺A股,高度依赖线上渠道,砸钱营销签约多名艺人04-03

视频|中证A500ETF集体收跌,指数本周下跌1.58%!兴业中证A500龙头ETF今日上市04-03

嘉必优收盘下跌1.55%,滚动市盈率33.48倍,总市值41.59亿元04-03

潍坊寿光:金融活水“贷”动企业新活力04-03

成都市委金融办常务副主任、市委金融工委常务副书记、成都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兼)梁其洲接受审查调查04-03

世界银行向尼日利亚提供10.8亿美元贷款04-03

兆科眼科、恒瑞医药争夺第二张“入场券” 阿托品的故事还动听吗04-03

17万亿邮储银行,最新发布!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