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摔倒”的机器人终会跑起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10:11:00    

默 达

开跑便“摔倒”,途中需“换电”,“娇弱”要人扶?

连日来,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持续引发热议,其中不乏质疑声音:“为什么和说好的不一样?”“扭秧歌、练功夫、翻跟头无所不能的‘钢铁侠’去哪儿了?”

褪去滤镜、呈现真实,对于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不是坏事;轻装上阵、重新出发,相信“摔倒”的机器人终会站起来、跑起来。

(一)

摔倒,就目前人形机器人的发展阶段而言,其实是正常现象。

此前人形机器人的一系列展示,令人感到惊艳,但更多是“秀肌肉”,而非“用肌肉”。举一个例子来说,会走路的机器人不少,但大多是在小范围场地,事先也对场地进行了模拟分析。而超长距离奔跑、复杂室外环境,则是需要灵活应对的“极限挑战”。

上坡下坡,转弯避障,需要机器人保持动作的协调;只学会怎么跑还不行,还需实时分析路况,随机应变;近21公里的距离,即便是闲庭信步,对于机器人的供能、减震、散热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如赛方人员所言:“参赛即胜利,完赛即英雄。”

摔倒,对于科技发展进步而言,也是再普通不过的小插曲。

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汽车比赛中,100多辆车中到达终点者寥寥,冠军的速度甚至达不到每小时20公里。就连马车夫都要嘲笑一番。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动力、可操纵的飞行由莱特兄弟完成,最好成绩不过留空59秒、飞行260米。飞机的“摔倒”不像汽车的“翻车”,失败者并不都有重来的机会。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清楚——汽车走进千家万户,让距离“更短”了;飞机航线联通五大洲四大洋,让地球“变小”了。对新技术的不完美应多些包容,因为正是有“摔倒”的经验,才有后来的“一骑绝尘”。

通过一场半程马拉松比赛,找到人形机器人的优势和短板,本身就很有价值。

(二)

既然是比赛,就会有输赢,也难免会比较。

大多数人对参赛机器人都报以掌声,但也有人趁机“拉踩”相关企业,炒作所谓“潜力股”;还有人质疑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前景,认为“走错了路就一定跑不快”……

对赛事结果的聚焦和评判,是人们了解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最直观方式,其中有不解、有质疑也很正常。而相关企业和技术人员的回应,则是一次很好的科普。

比如,宇树科技在赛后回应称,公司并未组织参加此次比赛,不同人操作或开发情况下,机器人的表现差别很大。通俗点说,就是“机器人是机器人,算法是算法,没有好算法,只是铁疙瘩”。

再比如,关于“大长腿”和“小短腿”谁更快的争论还在继续,网友们也看到了产品续航的不同方案,对人形机器人的赛道细分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另外也要看到,不同型号的机器人有着不同的应用领域。凭硬实力夺冠的“天工Ultra”是“田径领域大神”,其轻量化结构和散热设计考虑到了长时间工作的需要。其他的参赛选手中,有的优势在于不换电、不摔倒,有的因步态优美而成为网红,有的则能做到一边奔跑一边和观众互动……这些“速度之外的花活”,也是值得关注的“黑科技”。

与汽车早期的推广类似,人形机器人拼的不止速度、耐力,还要考虑到安全性,甚至是量产能力和性价比。这条隐性赛道上的竞争,是单凭比赛结果体现不出来的。

人形机器人不算新事物,让机器人跑步也早已实现,但要让每一台机器人都能跑得稳、跑得快,而且“普通家庭也能用”,这也是下一步机器人产业要发力的方向。

(三)

人形机器人产业,正经历着一场充满机遇和挑战的“马拉松”。

赛场内并不存在永远的领跑者——

有的机器人动力十足,却在算法上吃了大亏;有的在一次摔倒或是换电过程中,就被性能更稳定的后来者超越;有的因为更换主力选手被“罚时”,“教练员”只能干着急;还有的机器人需要不断喷制冷液降温,否则容易“头脑发热”……摔倒的机器人也“摔”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今仍没有哪款产品得到最优解,这场比赛仍在进行中。

赛场外也是如此——

放眼全球,从波士顿动力公司的老前辈Altas,到被马斯克寄予厚望的后起之秀Optimus,竞争和挑战无处不在,许多企业起步更早,从算法到硬件都有着更好的基础,中国机器人产业该如何实现超越?

就在近日,“机器人半马”的热度尚未散去,深圳“机器人谷”又上了热搜。赛场上激烈竞争的“天工”“夸父”“宇树”,在“机器人谷”成了日常串门的邻居、切磋技艺的伙伴。活跃的机器人产业生态,正孕育着跑出“加速度”的无限可能。

而几天后,一场“具身智能运动会”将在无锡上演,更多的企业将参与其中……越来越多的“线下竞技”,不仅让网友看得过瘾,对于企业而言也是一种激励。

机器人产业有着自己的发展规律和节奏,既是一场竞速跑,也是一场耐力跑。我们应给这个产业时间,给它们掌声鼓励。

相关文章:

太脏!挥肘陈盈骏+拉拽废人+遭驱逐,名记:你不是来打球的04-24

“摔倒”的机器人终会跑起来04-24

ST美谷:与重整投资人签署《重整投资协议》04-23

南方时评|梅州:不困于“一域”方能谋全域之兴04-23

“一对一”贴身普法——湖北江陵农商银行送新《反洗钱法》进企业04-22

淄博:每年培训数字技术工程师200人以上04-22

沈阳:把课堂设在就业实训“练兵场”上04-22

王兴兴知乎回应宇树机器人“死机瘫了”:系失误按下急停按钮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