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查看报道专题
以“一城一店”为定位的NIKE rise 750首进惠州,这意味着惠州消费者与广州、深圳等地消费者一样,能第一时间买到耐克首发限量款、联名合作款;1200平方米的愈欣书店首进惠州,打造“书店+瑜伽+中国茶”的复合型旗舰店;还有lululemon、LEGO(乐高)、达美乐等品牌首店相继入驻惠州,受到消费者热捧,销售额屡屡刷新纪录,其中LEGO惠州首店开业当天以220万元的销售额成为全国开业首日销售第一。
这类现象有个专业名词:首店经济。所谓首店,是指某一消费品牌在特定区域开设的第一家店,或是传统品牌通过创新业态和模式形成的新店。现在,从全球首店、区域首店、城市首店到创新概念店、设计师品牌店等,首店类型不断丰富,由此产生了通过吸引品牌首店拉动经济增长的首店经济。

看中首店经济潜力,全国多地已明确发力支持首店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惠州市惠城区,今年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聚焦全方位扩大内需,精准有效释放投资消费潜力”。其中,要大力提振社会消费,依托华贸、港惠、金山湖中心、山姆印象城等大型综合体,培育打造特色商圈,大力发展首店经济。
消费革新
首店矩阵重构新消费场景
“首店经济”与“新质生产力”遥相呼应。“新质生产力”是生产端的“新”,“首店经济”是需求和消费端的“新”,以更新更优的模式把产品和服务提供给广大消费者。
在惠城,首店经济满足了消费者对新品牌、新产品的好奇和需求,带来了全新的品牌认知和文化享受。
“过去买限量款要去广州、深圳,现在家门口就能抢到。”惠州首家NIKE rise 750城市概念店落户港惠新天地,这家双层设计的旗舰店引入限量潮品、球星互动等玩法,年轻潮人王哥最近刚拿到心仪的最新款联名鞋。“真是刷新了惠州潮流消费的天花板。”王哥说。

从瑞士起源到全球市场,历经百年历程的LONGINES(浪琴)将惠州首店落户华贸天地。“此前浪琴在惠州君尚百货开辟专柜试水,得到本地消费者对浪琴品牌和文化的认可。”惠州华贸天地浪琴店店长刘俊杰说,接下来浪琴将继续深耕惠州市场,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化妆品也是首店经济的重要领域。港惠新天地引进LVMH集团直营的高端化妆品店丝芙兰,方便消费者一站式购齐高端美妆;惠州华贸天地则连开数个化妆品牌专门店,Chanel、Dior、Lancôme、赫莲娜、YSL、ESTEE LAUDER等一线品牌一应俱全。“一线化妆品牌有了线下店,还有lululemon、SALOMON等‘中产运动三件套’品牌进驻惠州,这些首店令人惊喜。”市民谢女士说,特别是对于需要线下试妆的化妆品来说,线下门店的作用不可替代。
首店经济不仅满足了人们多元化的消费需求,还以其稀缺性和新奇度,在引领和创造需求方面表现突出。

愈欣书店来自深圳,进驻惠州后将首店落子港惠新天地。占地1200平方米的书店精选了艺术、生活、经管、文学、历史等7大品类上万册书籍,书架环绕四周,灯光和书的反射让整个空间像一个堆满书的小宇宙,氛围感满满。“我们还设有付费自习室(阅享)、瑜伽室、消费落座区,多元化的功能区让读者有更多的选择。”店长李素珍说,愈欣书店不仅是一个购书的好去处,更是一个让人心灵得到慰藉的地方。
聚焦当下市场大热的二次元消费,港惠新天地成为惠州第一个布局该品类的商业综合体,目前场内已经聚集了秋子谷子、the green party、卡游等11家谷子店。还有极光雪域打造了冰雪爱好者的天堂,真冰环境、零下10℃的低温,让少见冰雪的广东人也可以拥抱冰雪世界。

还有山姆会员店,自2021年惠州首店开业以来,“逛山姆”成为惠州市民体验消费乐趣的全新风尚。“山姆选品让我特别放心,商品经过严格筛选,确保品质和性价比。”市民刘先生说。
接下来,一大波首店品牌已排上各商业体的“上新”时刻表。港惠新天地今年预计引进首店超50家,包括海底捞旗下烤肉品牌焰请烤肉铺子等;华贸天地5—6月也会有一系列首店品牌开业,包括LAMER、星聚会、TIELBO(天舶)等。

商圈升级
头部商业体的首店运营方程式
首店经济带给消费者新鲜独特的消费体验的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商业体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增加客流量和销售额,优化商业生态,是一场消费者与商业体的“双向奔赴”。
作为惠州最早的城市综合体,港惠新天地自开业以来就牢抓“首店经济”。早在十多年前,港惠新天地就先后引入惠州首个沃尔玛超市、首家万达影城。迄今,共计引进首店数百家,涵盖餐饮零售、文化娱乐、配套体验等各个品类。

“首店的虹吸效应带动了商场整体消费活力。”港惠商管总裁秘海英介绍,以2024为例,港惠新天地全年累积引进首店150余家首店,带动商场新增会员超15万人、同比增长25%,带动客流量同比增长26%,销售额同比增长29%。特别是愈欣书店、极光雪域、冯校长等首店品牌入驻后,吸引了大量年轻客群,带动商场25—35岁客群占比提升15%。
定位国际化高品质生活方式地标,惠州华贸天地也锚定“首店经济”战略。近三年,惠州华贸天地累计引入超400家惠州首店,其中2024年引入首店121家,涵盖轻奢名品、国际美妆、户外运动、零售潮玩、品质餐饮等核心业态。
“首店的引进焕新了商业经营的内容和品牌组合结构,良好的首店业绩表现也带动商圈整体销售稳步提升。”惠州华贸天地总经理助理叶伟丽介绍,如2024年引入的惠州首店促使全年客流同比增长21.6%,全年销售额高达48亿元。其中,LEGO开业当天以220万的销售额位居全国第一,SALOMON开业首月销售额近100万,达美乐开业当日以 38万元的销售额打破当时全球单日销售纪录。

都说“流量”易逝,“留量”才为王。如何让首店经济长红,正是当下不少商业体思考与探索的课题。
港惠新天地以“购物中心业态+百货精细化管理”运营模式,通过专业化商业运营团队赋能商户。“我们结合自媒体渠道、本地生活团购及直播、达人矩阵等全域流量吸纳,全渠道助力商户曝光,持续为商户引流。同时,以不间断的创意主题活动吸引客流到店,并面向135万会员进行标签化精准营销,联动商户定制丰富营销玩法。”秘海英介绍,此外,港惠新天地还具备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开发了一套智慧商圈系统,实现对场内近2千名导购员的系统化管理,并整合了场内数百个品牌,涵盖了统收、自收、餐饮等多种业态。通过该系统,实现了会员权益及各种活动卡券的通用共享,提升顾客在全场的购物体验。

惠州华贸天地从筛选首店品牌到扶持首店品牌,形成了一套系统化运营赋能机制。“一方面,从消费者角度出发,筛选C端消费者需求高的品牌;另一方面,从品牌端出发,筛选品牌市场影响力、产品定位、开店渠道、销售业绩、受欢迎程度更高的品牌。”叶伟丽介绍,确定首店入驻后,惠州华贸天地运营团队首先会为首店制定开业销售方案,并在客流高峰期间做好产品和运营服务,让消费者得到良好的消费体验,从而产生复购的消费行为,助力各品牌首店实现“高开稳走”。
当然,各商业体也有“动态布局、品牌迭代”的机制。例如港惠新天地每年有30%的末位淘汰计划;惠州华贸天地全年共有四个时间节点,综合研判在营品牌的去留与新品牌的引进,最终实现“末位淘汰—头部引进”的有效闭环。

城市名片
从商业现象到城市战略的进阶
作为惠州的中心城区,惠城区发展首店经济具有天然优势。惠城区是全市人口最集中、人流量最大的区域,为品牌提供天然的客源基础。同时,大型商业综合体集聚惠城,与写字楼、文化场馆等形成“商圈生态”,首店入驻后能迅速触达目标消费群体,并通过高频次曝光建立品牌认知。此外,惠城区具备成熟的消费市场,特别是消费能力较强、多元化需求的群体,为创新业态或细分市场的首店提供多样化需求支撑。
一组数据是最好的注解:港惠新天地所在的惠城区河南岸街道,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9.74亿元,总量位居全市第一;惠州华贸天地所在的惠城区江北街道,2024年GDP实现215.4亿元,成为惠城区首个突破200亿元的镇(街),年度GDP和工商税收连续10年位居全区首位。
如今,首店经济作为惠城区拉动消费、提升城市魅力的新引擎,正逐步释放出激发城市活力和竞争力的强大效能。

去年4月,港惠新天地三期(又称“港惠罗浮里”)开门迎客,这是惠城区首个文旅商业综合体,成为发展新型消费的“年度重磅”。“港惠罗浮里不仅是商业体,也是文旅热门打卡点,成为惠州首个糅合文化、商业、旅游三大元素的城市会客厅。”秘海英介绍,港惠罗浮里创新以“两大街区+MALL”的建筑形态,打造情景式文旅休闲街区“蝶树溪谷”、夜经济特色商业街区“罗浮里街”、潮人潮牌聚集地“潮酷馆”、地域文化特色街市集市“烟火拾光”等“两街、一馆、一集市”,带给消费者全新的“文旅+商业”休闲游逛体验。
目前,港惠新天地商业面积体量达到25万平方米,进驻品牌超700个,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东部在营商业体量最大的购物中心,也是市民及游客社交互动、休闲娱乐、旅游打卡、体验美好生活的发现之地,助力惠城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东部消费中心。

惠州华贸天地以“精准客群需求分层”为核心逻辑,围绕“社交场景年轻化、会员服务高端化、公共设施普惠化”三大维度进行空间焕新改造,构建全龄段、全场景的消费生态,进一步强化商场作为“城市第三空间”的社会价值。
今年3月,惠州华贸天地举办青年潮流文化艺术节,通过引进独家资源GOODSLOVE(谷乐屋)首登惠州,叠加网红IP巡游及角色见面会等方式,吸引年轻客群打卡参与,活动期间客流同比增长53%,关联潮玩首店品牌销售环比增长29%。还有华贸声革杯全民音乐比赛、首届王者电竞季赛事等系列赛事活动持续引流,创新升级引广泛关注,在提振消费的同时激活城市新动能。
“未来,惠城将进一步加大对首店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质品牌落户。同时鼓励首店品牌创新发展,推动首店经济与文化、旅游、科技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首店经济生态圈,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惠城区科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相关
惠州给予“首店”最高5万元奖补
首店经济作为撬动消费市场、提振经济活力的法宝,近年来随着各地政策的不断落实推动,其效应得到了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南方+记者日前获悉,惠城区贯彻广东省、惠州市有关政策文件的精神,对引进国际、国内一线品牌,开设中国(内地)首店、广东首店、惠州首店,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1万元的资金奖补,鼓励发展首店经济,多措并举力促辖区“首店”变“久店”。
当前,惠城区已经形成了江北CBD总部商圈、金山湖片区高端商圈、演达花边岭综合商圈、环西湖文旅休闲娱乐商圈等4大区域商圈格局,通过多业态组合式发展模式,连接购物、休闲、餐饮、居住等多元功能,坚持动态布局;积极拥抱数字技术,打造数字化的消费场景;依托首店引领,形成规模效应、品牌效应,提高商圈竞争力,进一步引导商圈差异化发展。

2024年,惠城大型商业综合体交出亮眼成绩单。其中,港惠新天地全年累积引进首店150余家首店,带动商场新增会员超15万人、同比增长25%,带动客流量同比增长26%,销售额同比增长29%;惠州华贸天地2024年引入的惠州首店促使全年客流同比增长21.6%,全年销售额达48亿元。今年以来,惠城首店数量仍在不断增加,港惠新天地累计引进各类首店10家,隆生商业累计引进各类首店7家,从餐饮美食到运动品牌,惠城各大商圈不断发力,在良性竞争中不断提升,不断“圈”出城市新活力。
首店经济的火爆离不开稳定、长效的经营前提。为此,惠城坚持科学引导、分类培育、重点扶持的原则,通过政策引导、部门联动、镇街发力,鼓励惠城区各类首店纳统经营,支持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纳统,对上规模并首次纳入限额以上社消零统计的企业给予一次性6万元的奖励;对于首次纳统入库且年纳统销售额达到一定规模的各类企业,给予不超过10万元的奖励。
采写:南方+记者 卢慧 通讯员 周文媚
图片:受访单位提供
【作者】 卢慧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
花22万中介费娶了外国姑娘,婚后一周“新娘”消失!04-19
解码惠城“首店经济”热:商圈迭代、体验焕新与城市能级跃迁的“三重奏”04-18
行游WEEKLY| “芬妮&特恩”中国第二座主题园区、温德姆至尊品牌落户成都04-18
港澳台企抢抓“消博会”机遇04-18
天宇股份2024年年报解读:经营活动现金流大增104%,销售费用上涨52%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