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投诉“未生产”通常涉及以下几种情况:
商品标题、图片、详情描述中使用投诉方注册商标
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商品售价过低,或者品牌方禁止电商销售,导致品牌方认为商品是未生产的假货。
商标权侵权
如果商标权人从未生产或未授权厂家生产过所销售的型号,则该产品涉嫌售假。即使商品实际上是正品,也可能因为商标权人的投诉而被认定为假货。
未生产投诉的售假
投诉方质疑卖家销售的商品是未生产的,可能是基于官方没有生产过这个款式,但卖家销售带有投诉方商标的款式。这种情况下,卖家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其销售的商品是得到合法授权的正品。
缺乏进货证据
如果卖家无法提供进货证据,例如授权书或购买发票,可能会被认定为售假,并面临处罚。
恶意投诉
未生产的投诉有时可能是由于恶意投诉造成的。例如,一些投诉方可能会利用未生产投诉选项进行恶意投诉,以达到不正当的目的。
应对建议:
卖家应仔细查看投诉方的侵权投诉详情,并准备好相应的申诉材料,如授权书、购买发票、商品条形码查询结果等,以证明其销售的商品是合法授权的正品。
如果商品确实存在商标权问题,卖家应尽快与品牌方联系,获取合法授权,以避免进一步的纠纷和处罚。
卖家还可以考虑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例如起诉恶意投诉方。
总之,面对未生产投诉,卖家应冷静分析,提供充分的证据,并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关文章:
无锡楼市新政:取消商品房限售,暂停新建商品房价格备案04-16
关税风暴终端影响已显现04-09
员工离职被公司索赔20万后:老板伪造证据,因涉嫌诈骗罪被移送审查起诉04-08
交易个人闲置物品被“到手刀”?卖家要警惕,可能遇上了诈骗03-17
防火布哪里有卖01-26
宁波麦德龙卖什么01-25
产品分类是什么01-24
导致女方怀孕赔偿多少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