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环境犯罪有哪些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2 18:45:16    

环境犯罪是指违反有关动植物防疫、检疫的国家规定,引起重大动植物疫情的,或者有引起重大动植物疫情危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环境犯罪的主要类型包括但不限于:

非法采矿罪:

无证开采、越界开采。

野生动物相关犯罪:

未经许可随意猎捕、杀害、出售、购买、利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非法食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

非法捕捞水产品犯罪:

违反禁渔期规定,或使用禁用工具、方法从事非法捕捞。

污染环境罪:

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其他有害物质。

走私废物罪:

将境外固体废物、液态或气态废物非法运输入境,或以原料利用为名进口不能作原料的废物。

破坏环境罪:

包括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罪,越境转移固体废物罪,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罪等。

破坏自然保护区罪:

破坏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

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

环境监管失职罪:

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环境犯罪的立案和量刑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和其他相关法规设定,具体情形包括造成公私财产损失、基本农田和林地破坏、森林或林木死亡、人员伤亡、传染病发生或流行等情况。

相关文章:

在高水平开放中共享发展机遇(和音)04-15

江苏划定陆生野生动物禁猎区和禁猎期04-15

“水立方”改革方程式:南阳水利打造营商环境“极简审批”新范式04-08

威宁消防组织开展灭火无人机实操训练04-08

【春风送暖 新风惠企】华亭市市场监管局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检查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04-08

可降解塑料≠“一次性”≠可乱扔!科学流言榜揭污染真相04-03

秦皇岛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经济活力03-31

福建:法治护航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