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世界生产体系离不开中国!我国外贸企业这样应对美国高关税壁垒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06:58:00    

美国在贸易政策上“反复横跳”,肆意挥舞关税大棒,这一系列毫无规则的举措,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世界经济的版图上激起层层巨浪,让全球经济市场陷入动荡。我国的外贸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美国筑起的高关税壁垒,我国外贸企业如何应对,中国外贸的韧性从何而来?

世界生产体系离不开中国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文具出口国之一‌,约占全球办公文具用品出口总额的30%‌。在浙江宁波,每年文具出口超30亿元,从圆珠笔到美工刀,样样俱全。

宁波最大的一家文具出口企业,外贸占总营收的85%,其中出口美国的占比35%,每年6000万美元左右。

这段时间,负责美洲业务的张薇一直在加班,忙着安抚美国客户焦虑情绪,并商讨解决方案。

贝发集团美洲综合零售业务部销售主管 张薇:4月10日之前的订单我们有一部分已经出掉了,4月10日之后的订单我们也在跟客人进行协商,看看等政策更明朗之后,我们能不能有进一步的方案去沟通。

目前,对美国的业务放缓,无疑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但是让他们欣慰的是,欧洲市场正在稳步增长。

贝发集团欧洲综合零售业务部销售主管 孟洁丽:目前来看,我们所有的业务都还在正常的节奏中,包括询盘、下单、出货都是比较正常的。以Lidl(欧洲大型连锁超市)为例,今年应该会有30%的增长。

除欧洲以外,他们还在2023年8月启动了品牌出海新战略,分别在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等十五个国家建立了国家品牌中心,今年以来,东南亚国家的订单量呈现出惊人的增长趋势。

集团行政总监王龙起称,未来北美在公司销售的体量中占比会减少,对未来活下去非常有信心,不但要活下去还要活得更好。企业这样一种处变不惊的自信反映出中国制造在国际上竞争力的增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 赵忠秀:在国际市场上打拼多年以后,企业的竞争力非常强,企业的研发能力、制造能力不断增强,产品不断升级迭代,国外客户对于中国产品、中国制造的信任依赖程度在不断上升。我们现在是全球生产体系的重要一极,中国的工业制造占全球的份额超过1/3,世界的生产体系是离不开中国的,这就是我们应对关税冲击,应对贸易战的底气所在。

美国客户受到的影响更大

宁波慈溪是中国三大家电生产基地之一。慈溪一家家电企业每年约三分之一的产品销往美国。美国宣布加征高关税后,企业负责人认为,美国客户受到的影响更大。

他们每台洗衣机出厂价约60美元,原来在美国当地售价180美元左右,根据现在的关税政策,它的售价要达到270美元。突如其来的变化让这个美国客户只能选择暂时放弃780台洗衣机的订单。

这批积压的洗衣机在签订合同时,美国客户就已经支付了30%的定金,而同规格洗衣机的零部件通用性很强,通常能够达到70%,企业换一下零部件还可以销售到其他地方。

浙江省慈溪市贸促会专职副会长黄书华告诉记者,目前慈溪对美国出口占比大概不到16%,因此高关税对慈溪企业来说并不是一个灾难性的问题。当地商务部门还把外贸企业的优质产品集中起来,设立了慈溪优品馆,组织大家抱团出海。

据了解,慈溪优品馆去年4月正式运行,9月起开始向东南亚国家出口,去年拿到了4000万元订单,今年一季度也已获得东南亚国家1000万元订单,还有许多的订单正在洽谈中。

慈溪优品馆风向东南(浙江)跨境供应链有限公司总经理 陆映珍:我们今年要干到2.5亿元左右。东南亚的市场非常好。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 赵忠秀:美国实际上破坏了全球70多年运行的多边贸易体制,使得过去大家熟悉的一种商业环境、商业渠道遭到了短期巨大破坏,因为大家都没有遇到过这么高的关税,这实际上就是一个禁止性关税,生意根本就没法做了。当然这是美国的一个所谓的交易艺术,它极限施压出一个高价,迫使交易对手跟它妥协,来讨价还价,然后达到它所要达到的目的,所谓的贸易平衡,但是历史证明这个是做不到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 赵忠秀:美国国内也在承压,现有的库存能够承受多久?现在要不要备新货?实际上库存周期是有限的,三个月以后我们再看,如果这个市场供应不上,那么有可能引起国内的物价飞涨,老百姓消费者是不是能够承受得了?我想这都对美国下一步的谈判,造成一定的压力。所以我想在3到6个月这样一个期限里,看到一个结果,这绝不是现在美国胁迫出高价就能够稳定住的。

企业出海建厂探新路

实际上,为了应对变乱交织的国际经贸环境,已经有不少企业在尝试海外建厂,探索新出路。东莞一家企业就在泰国建厂生产汽车空调滤清器。

这家企业在泰国的工厂目前已经进入到量产状态,泰国本土的市场需求、上下游供应链的协同,以及规避国际贸易壁垒的需求,都是这家企业选择在泰国建厂的原因。

如今,这家企业的产品已销往欧洲、东南亚及非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开辟新市场,近三年订单量增长明显,对美市场依赖度降到了30%以下,2024年企业的总营收达3亿元。重构市场版图之下,他们正在从过去的“单极依赖”向“多极共振”转变。

艾尔佳净化科技集团董事长 张武:国内市场我们这几年加大开发力度,目前我们在国内市场也占到30%左右,把单一市场的劣势弊端已经努力降到最低了,所以这一次贸易战对我们的影响其实不是那么大。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 赵忠秀:国内我们过去习惯叫“两头在外”,现在实际上形成一个什么情况?有可能是“两头在内”。我的高端零部件、技术从国内提供,在国外加工,销往全球,甚至一部分产品再返销到国内。这个是未来的,应该说带有趋势性的。

(央视财经)

相关文章:

美国歌手侃爷将二度来华上玉龙雪山开演唱会?丽江市政府否认并致歉04-19

美政府要求哈佛大学提供有关外国资金和关系记录04-19

美政府公布1968年罗伯特·肯尼迪遇刺事件档案04-19

连续两日施压,特朗普为何着急让美联储降息?04-19

汉中卷烟厂通过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三级认证04-19

巴西农业部长:美关税政策下 金砖国家应加强农产品贸易合作04-19

美国公布约1万页罗伯特·肯尼迪遇刺案记录04-19

(经济观察)从消博会看中国消费脉动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