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是指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该行为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扰乱了市场秩序,是司法实践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主观方面: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客观方面:
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
结果方面:
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且数额较大。
行为方式:
可以是积极的作为,也可以是本应作为而故意不作为的方式。
常见的合同诈骗手段包括:
虚构公司背景、资质、人员身份等信息,使对方对公司信用和履行能力产生错误认识。
以假乱真,通过伪造文件、证书等虚假材料骗取信任。
隐瞒重要事实,如产品存在重大瑕疵、合同条款不利等,诱使对方签订合同。
设定不公平的合同条款,使对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承担损失。
为避免陷入合同诈骗陷阱,建议:
在签订合同前,仔细甄别对方身份和资质,核实投资项目的真实性。
不要盲目相信口头承诺,确保合同条款明确、具体。
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及时沟通、核实信息,确保双方按约定履行义务。
如遇可疑情况,及时向警方报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关文章:
智能驾驶应守住生命安全底线04-11
小K播早报|吴清:加力支持优质民营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特朗普将再给予TikTok禁令75天宽限期04-07
上海一孝子15年前给老父亲买墓,现在却"住"着别人!陵园:工作失误04-05
醉酒者回家后离世,送行者是否应担责?04-02
开展病历质控检查,促进医疗质量提升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