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佛教自天竺传入中国后,到了隋唐时期,汉传佛教逐渐形成了八大宗派,分别为:三论宗、法相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律宗、密宗。
禅宗南宗又分出五个主要流派,即临济宗、曹洞宗、沩仰宗、云门宗、法眼宗。
现有的资料几乎都这样介绍:“临济宗”始于临济义玄大师,大师从黄檗希运禅师学法33年,之后往镇州(今河北正定)滹沱河畔建临济院,广为弘扬希运禅师所倡启“般若为本、以空摄有、空有相融”的禅宗新法。这种禅宗新法因义玄在临济院举一家宗风而大张天下,后世遂称之为“临济宗”,正定临济寺因之成为临济宗祖庭。

福建福清黄檗山万福寺最早是由兴化人正干禅师创建的。
唐朝贞元五年(789年),正干大师从六祖慧能禅师学禅得法回闽,师父临别赠语:“遇苦即止”。正干路经福清黄檗山,只见山川灵秀,因而悟出“黄檗味苦”。便开山结茅,募缘建寺,初名“般若堂”。
贞元八年(792年),正干大师又于堂之东向增辟院落,禅寺初具规模,朝廷赐名为“建福禅寺”,俗称“黄檗寺”。

希运(?-857年),少时在家乡福建福清县境内的黄檗山“般若堂”出家。之后,希运到江西百丈山参拜怀海禅师,得传心印后到江西宜丰鹫峰山开门建寺,因想念出家祖山之地——黄檗山,遂将鹫峰山改为黄檗山。希运大师宣讲自己所悟得的禅宗新法,四方僧侣趋往问法者甚众。僧徒义玄(?-867年)从希运学法33年,之后往镇州(河北正定)滹沱河畔建临济院。

简言之,福建福清人黄檗西运禅师悟得禅宗新法——临济宗,僧徒义玄在河北正定建造临济院,视为临济宗的祖庭。
因此,有“天下临济出黄檗”之说!

黄檗山“建福禅寺”名称一直沿用到明代,明万历年间,神宗皇帝朱翊钧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赐额“万福禅寺”,寺名一直沿用至今。
但在明朝期间,万福禅寺曾毁于兵灾。
明崇祯十年(1637年),隐元禅师应黄檗山万福寺僧人之邀,住持万福禅寺。同年,隐元重建大雄宝殿于旧址,以旧殿复为法堂,重建斋堂、钟鼓楼、山门、云厨、库房和诸寮舍,并增置寺田,规模宏大,建成三进五殿的大寺,使黄檗山成为东南首刹。

明永历八年(1654年)隐元禅师受日本长崎崇福寺、兴福寺之邀,率三十余名弟子东渡。
隐元禅师在日本受到佛界、天皇、德川幕府的尊崇。日本宽文元年(1661年)获赐位于京都宇治大和田约30万平方米的寺院用地。隐元禅师仿照福清黄檗山万福寺的式样建筑佛寺,取名“黄檗山万福寺”。
隐元禅师在日本弘法,其流派被尊为“黄檗宗”,因此,此寺被日本佛教界视为黄檗宗的发祥地。
值得一提的是,发端于江西宜丰黄檗山而兴盛于河北正定的临济宗,在日本却成了“黄檗宗”。
在日本,黄檗山万福寺被誉为“临济祖源、黄檗祖庭”。

1973年为纪念隐元三百周年忌辰,在日本出版巨帙《黄檗文化》图集,全面介绍他东渡时带去的汉学、医学、建筑、雕塑、书画、音乐等对日本的巨大影响。
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佛教界才惊讶地发现,原来“临济”与“黄檗”同宗同祖。
1979年5月,日本临济、黄檗两宗联合成立中日友好“临黄协会”,自1980年起,每年派遣代表团访华。

今天的福清黄檗山万福寺占地100多亩,寺院建筑群组与平面布局,整体呈唐代木构建筑风格。硕大的圆柱、斗拱、房梁完美组合,体现出力与美的完美组合。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合理、环境优雅、佛像庄严、殿堂巍峨,彰显祖庭之恢弘庄严。
相关文章:
好太太指纹锁全国售后维修号码-全国各区网点服务号码实时反馈-今-日-汇-总04-22
瑞美恒热壁挂炉全国售后维修号码-全国各区网点服务号码实时反馈-今-日-汇-总04-22
科堡保险柜全国统一服务热线-全国24小时服务中心实时反馈-今-日-汇-总04-22
唐人街智能指纹锁-全国各售后热线实时反馈-今-日-汇-总04-22
顾好智能锁号码-全国统一400客服24小时服务热线实时反馈-今-日-资-讯04-22